急性蜂窝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年二级建造师建筑案例押题2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案例(二)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8层,总建筑面积2.1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采用钢结构。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了包括入模温度、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等多项温度控制指标;明确了环境温度等温度控制指标的测试频次。

施工作业班组在一层梁、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标准(见表2-1)情况下,进行了部分模板拆除,拆模后,发现梁底表面出现了夹渣、麻面等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整改。

项目部填充墙施工记录中留存有包含施工放线、墙体砌筑、构造柱施工、卫生间坎台施工等工序内容的图像资料,详见图2-1~图2-4。

外框钢结构工程开始施工时,总承包项目部质量员在巡检中发现,一种首次使用的焊接材料施焊部位存在焊缝未熔合、未焊透的质量缺陷,钢结构安装单位也无法提供其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总承包项目部要求立即暂停此类焊接材料的焊接作业,待完成焊接工艺评定后重新申请恢复施工。

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还有哪些?写出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指标的测试频次要求。

2.混凝土容易出现哪些表面缺陷?写出表2-1中A、B、C处要求的数值。

3.分别写出填充墙施工记录图2-1~图2-4的工序内容。写出四张图片的施工顺序。如(1-2-3-4)

4.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缺陷还有哪些类型?

答案:

1.

(1)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还有:混凝土浇筑体内最高温升、里表温差、降温速率。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1~4天,每4h不应少于1次;5~7天,每8h不应少于1次;7天后,每12h不应少于1次,直至测温结束。

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2.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下列方法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1)留置变形缝;

(2)后浇带施工;

(3)跳仓法施工:跳仓的最大分块尺寸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2.

(1)混凝土表面缺陷现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露筋、蜂窝、孔洞等。

(2)A为50,B为75,C为。

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1.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

2.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柱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撑楼板。

3.

(1)①图2-1为施工放线;②图2-2为构造柱施工;③图2-3为墙体砌筑施工;④图2-4为卫生间坎台施工。

(2)施工顺序为1-4-3-2。

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4.

(1)需要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情况有: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2)焊接缺陷还有:裂纹、孔穴、固体夹杂、形状缺陷和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

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