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忆建筑可阅读这座建筑上有颗闪耀的 [复制链接]

1#

延安中路号——上海展览中心,这幢气势恢宏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北靠南京西路,南面延安路高架,东起威海路,西到铜仁路,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会展场所。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里,来了解一下它吧↓

上海展览中心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家要在上海举办一次外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并决定造一幢与之相适应的展览馆。年5月,上海市*府在哈同花园旧址上开始建造展览馆,至年3月建成。年3月16日,上述展览会在刚落成的大厦中开幕。

设计彩稿图

落成的大厦坐北朝南,正南为广场,有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上竖鎏金钢塔,与主塔相辅辉映,金光灿烂。大厦展厅及附属建筑,层层往后延伸,衬托出整个建筑巍峨雄壮的气魄。

整个大厦按中轴线对称布局,由中央大厅、工业馆、东西两翼的文化馆、农业馆及电影院等5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之间围合成三个主要的室外广场,手法和形制与欧洲古典主义大型宫殿建筑群相同,十分宏伟。建筑外观属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尤其是位于建筑群中心的主楼、广场和喷水池。

室内外装饰材料大量使用彩色拼花水磨石地面、水刷石外墙面、铜质配件的钢门窗等。序馆的五座尖塔采用了大面积*金饰面,在各重要入口和重点部位也采用了大量汉白玉浮雕等高级天然石材、彩色镶嵌玻璃等。

高尖顶上的红玻璃五角星的制作技术要求很高,要求在酷暑严寒与气温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五角星不变形,不破裂。玻璃工人历经30多次试验,成功制成在℃至零下12℃的气温区间内不变形的红五角星。由此,建筑高度超过了当时上海最高建筑物──国际饭店,一度是全上海的制高点。

从此以后,这幢建筑成了上海市中心著名的人文景点,上海有了自己举办大型展览的场所,大厦的功能也从单一的举办展览向召开各种重大会议等拓展,这座建筑也日益成为上海许多重大活动举办中心。

年,这座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馆,年改称现名——上海展览中心,年被评为上海市“十佳”建筑单位。年,被评为新中国五十年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年,被评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修旧如故”的修缮,保持原建筑风格

年,上海展览中心进行“体检”后进行了大修,工程总量达8万平方米。“体检”后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外墙表面风化严重,装饰构件脱落、缺损,原有钢筋混凝土存在较多蜂窝、麻面、孔洞、露筋、酥松、碳化等缺陷,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裂缝等变形现象严重。这次加固大修,定下了“修旧如故”的要求,主要包含“南展北会”功能改造、加固结构、室内装饰和外立面的修复等。

修缮前建筑老旧、受损情况

上海展览中心原有场馆功能分配等不够合理,展览、会议与餐饮、办公等功能区域混杂,在主要流线上形成交叉障碍。大修重新整合了建筑的功能布局,改造后“南展北会”的功能分区更加分明。

左:改造前的功能分区和交通流线图右:改造后的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图

为保持展览中心原有建筑装饰艺术特色,大修过程中对各展厅中最具特色的穹顶、天花、金属花饰、吊灯、水磨石地面、大理石墙面等装饰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将各展厅内余种穹顶花饰、墙面花饰、线角花饰、园柱花饰等加以复原或翻样制模重做,将大多数花纹恢复原貌,再现室内外装饰特色。对于需要修补的石材,坚持到原有石材产地选材使用。遍布整个建筑群的水刷石外墙面、花样繁多的内部装饰(如雕刻、石膏花饰、金属花饰等)、大量彩色水磨石地面、柱面等工艺做法,在修缮过程中通过邀请熟悉水刷石、水磨石等施工工艺的老师傅现场向施工人员传授技艺,来保证修缮质量。

修复后的柱顶花饰、水磨石柱面、汉白玉浮雕、园厅喷泉状柱子与圆形外墙连接、装饰花格

序馆顶部金色尖塔和顶端红五星整修时,首先拆除内部所有砖墙,将荷载减轻到最低,以便将其整体按抗震要求加固,保证建筑的安全;对最具代表性的顶部金色尖塔和顶端红五星的修缮,采用鎏金工艺,使完成后的尖塔泛着柔和的金光,耀眼醒目。

右图:修缮前主楼顶部尖塔

今年初,展览中心再次启动了建筑外立面及钢塔修缮工程。工程在不破坏优秀历史建筑风貌、修旧如旧的前提下施工。目前,钢塔塔尖五角星、塔身、莲花底座等部位的除锈、加固、贴金修缮已基本完成,红色五角星与金色塔身已初现端倪。至本月底钢塔修缮工作全部完成后,金色钢塔必将愈发熠熠生辉。

目前施工现场图

建筑打卡点

1、喷水池广场

总面积为平方米的喷水池广场位于上海展览中心正中央,是建筑的一个亮点所在。

2、序馆

由序馆正门进入,抬头即可欣赏到极具欧洲风格的圆形穹顶。上海展览中心的序馆穹顶整体造型优雅,中央区域由金色花束纹样搭配薄荷绿的颜色,美轮美奂。

3、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是上海展览中心最闪亮的“主角”,无柱形式的圆拱形薄壳屋顶简洁优美、视野开阔,视觉冲击力很强。

4、西一馆1厅

西一馆1厅曾是诸多影片和电视节目的取景地,也算是“网红”了。

5、西一馆14厅

西一馆14厅有着典型的欧洲圆顶建筑风格,承载圆顶的中央单柱装饰为通顶的水晶灯,与水磨石地面交相辉映,别具一格。

6、东一馆1厅

与西一馆对称的东一馆,内在结构却大不相同。两侧水磨石台阶与墨色多廊柱以及水晶灯排列结合,营造出广阔宏伟的空间。

7、东一馆12厅

东一馆12厅是唯一一个采用原木装饰的展厅,檐口、廊柱与门边被手工雕刻木饰包裹,整体风格与众不同。

8、东一馆14厅

该厅穹顶建立在一个方形的平面上,重量则落在四个独立精美的支柱上,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9、东一馆17厅

走上东一馆一厅的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东一馆17厅的镂空雕饰。雕饰采用形态方向多变的涡卷形金色弧线,装饰大量花环、花束纹样,艺术和审美价值并存。

周边打卡点

1、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

该建筑是一幢沿街的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陈列馆占地平方米,共设有四层展示区:底层复原了文委筹建左联的地点公啡咖啡馆;二、三展馆通过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展示了年至年期间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的历程;四楼静安文史藏品专题展则集中展示了地下*老同志及其后代珍藏了六十余年的珍贵史料。

地点:愚园路81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2、常德公寓

常德公寓,建成于年。这座80多岁的建筑坐西向东,造型别致,平面呈“凹”字形,建筑共8层,2至5层每层三户,6、7层每层两户,第8层为电梯机房和水箱等用房,最底层原来是汽车间,后来改成复式住宅。

地点:常德路号

3、年毛泽东旧居

这幢两层老建筑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与周围钢筋水泥、玻璃外墙的现代化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是毛泽东同志从年5月至7月,在沪期间一直居住的地方。

地点:安义路63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周边旅游线路推荐

静安公园→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静安文化馆→常德公寓→年毛泽东旧居→上海展览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建筑可阅读:让远古村落焕发时代活力!广富林的故事久远迷人建筑可阅读:上海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嘉定孔庙建筑可阅读:川沙这栋多年历史的建筑,留下许多名人足迹建筑可阅读:“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岁月,镌刻在这栋大楼里建筑可阅读:从“黑石”到“黑胶”,这座百年公寓缭绕着岁月余音建筑可阅读:岁月静好,走进金山老宅的“大咖”故事!建筑可阅读:一座明代古典园林,一颗隐藏在老城厢内的明珠建筑可阅读:百年纱厂的时尚新生建筑可阅读:上海城区第一个被发掘出土的大型遗址建筑可阅读:80多岁的钟楼式建筑,这个图书馆独具美感建筑可阅读:科学会堂1号楼——百年建筑中的科技之光建筑可阅读:武康大楼街区“微更新”完工!烟火气,可漫步,有温度建筑可阅读:拥有80多年历史的传奇建筑——马勒别墅建筑可阅读:这座80多岁的老体育场修旧如旧,又添时尚和活力!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的沈家花园正在修缮,预计下半年开放建筑可阅读:复古地标思南公馆,带你穿越时空领略“老上海”建筑可阅读:沪上这座古典园林的主体景区已近岁!建筑可阅读:藏在居民区里的这栋小楼,留着“老闵行”的旧时光

原标题:《建筑可阅读:这座建筑上有颗闪耀的“红星”,你是否同样印象深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