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台湾野柳的女王头在海浪的侵蚀下会断吗 [复制链接]

1#

“野柳”在我脑海中的大名鼎鼎,源于十数年前在诸多杂志刊物中所见到的“女王头”,去年5月在中国台湾省环岛自驾之旅的规划中,野柳地质公园早已纳入了游览计划。我始终认为“野柳”的名字是极其浪漫的,恰如“清清河边柳,月上柳梢头,杨柳春风”一般的意境,可是当我了解到“野柳”名字的由来,却多了一份心酸……

关于野柳地名的由来最被认可的说法应该是:历史上野柳当地居民靠海为生,因耕地有限,缺乏稻米,需依靠大陆沿海米商供应。每当运米粮途中,搬运工人背后的米袋经常被当地人以鸭平嘴(台语,以细竹筒一端削尖)戳破,让米流出来再随后捡拾。因此在米商交谈中常会说:「又被野人给柳去了(台语)」,因故而得名……

野柳还有一个名称,因为远眺野柳岬时,它就像一只俯卧在海中的乌龟,所以又称为“野柳龟”。野柳早期为大陆帆船至基隆港贸易的必经航道,因海域险恶,经常发生海难。因此民间传说昔日有乌龟精潜伏在海中作祟,玉皇大帝得知消息,便命仙女骑着大象,手持宝剑下凡收妖。乌龟精中剑后元气大伤,之后每当天气恶劣时,野柳岬便会冒起一股股白烟,据说这是半死的野柳龟喘息之故……

我们来说说野柳地质公园吧,据地质科学资料记载:野柳地质公园中的地质主要由沙岩构层,为第三纪中新世的大寮层,大约在万年前因受海浪长期的侵蚀和风化,在海边形成陡直的海蚀崖及宽平的岩床。因此在野柳地质公园的地层中可看到许多中新世浅海生物的化石和生痕化石……

现如今野柳地质公园中可欣赏的海蚀地形可分为三大种类,最为众多的就是蕈状石林,例如著名的女王头、蜂窝石等等。海滩上奇岩怪石密布,种类众多,型如人物、动物、物品等无一不是妙不可言、惟妙惟肖。每当游客穿行其中的时候,画面都更加的生动起来……

我们必须说说“头状岩”,在亿万年的海水侵蚀作用下,软软的砂岩仅留下坚硬的结核,结核突出形成头部,砂岩就像是颈部,随着海浪的侵蚀及地壳的抬升,颈部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细,终有一天,颈部无法支撑头部的重量而断裂,结束头状岩的一生。了解到这里,我们不知是该庆幸能见到它们,还是总有一天将失去它们而悲伤……

在野柳屹立多年的“女王头”,因为经受了几千年的自然风化,颈部愈來愈細,据资料介绍“她”的颈围已从年的厘米缩小为年的厘米。,科学家称:如果以现在的速度持续遭受风化,“女王头”颈部大概最多能坚持20年,一旦遇上强烈地震、强台风,“女王头”很可能会因此折断……

珍惜能见到“女王”的机会,我们为了跟“女王头”合个影,在烈日炎

炎下排了好久的长队,“女王头”本身就是一个蕈状石,形成原因和其他蕈状石基本相同。

她大约有两米多高,高高挽起的发髻,纤细的脖颈,处处都流露着高贵的气质。

在台湾民间,保护”女王头”的呼声越演越烈……

台湾民众对于“女王头”到底该通过科学手段保存,还是让它如景区内的“猎豹头”一样自然消逝,一直存在着争议。为此,台湾的相关管理部门年由网上民调、电话民调以及野柳地质公园现场游客投票这3项调查来决定“女王头”未来命运,如果大多数民意赞成保存,就会启动抢救计划;如果民众普遍认同尊重自然,那就让“女王头”自生自灭……

结果有63%的民众支持抢救计划,希望能延长“女王头”的寿命。年8月27日据台湾相关媒体报道,由台湾大学化工所教授谢国煌与地理系、地质系和应用力学所等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以纳米技术制作的涂料为女王头“冻龄”,这些科学手段至少能再延续”女王头”15至20年以上的寿命。我们也因此略感欣慰……

野柳的怪石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龟背花纹石,好像许多的海龟聚集在那里悠闲自在的休息;一类是石树,众多的石树成林,簇拥在一起,形成了壮观的石树林;一类是象形石,“女王头”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在游览过程中尽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把所见到的每一块奇妙的石头起一个难以忘怀的名字……

野柳地质公园的栈道架设于形状面貌均美轮美换的沙岩之上,高处的步栈道不仅可以俯瞰奇妙无比的各类怪石,也可以享受到凉爽的太平洋海风,我极乐于在下面的步栈道望向高处行走的人们,分享者她们的喜悦和满足,这一切都源于野柳的神奇和美丽……

我们再说说蕈状石的演育过程,它要历经千万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余个,它们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这里也是整个景区聚集游客最多的地方,我选择在高处的观景台进行拍摄,怡然自得……

其实在野柳地质公园,如果不是高温阴雨天气,游览2-3个小时是必须的,因为每一处景观都值得认真看看,我在旅行结束以后再翻看照片,才发现尚有那么多奇妙的细节在当时没有更加仔细的欣赏,略有遗憾,不过也因此坚定了再去一次的决心……

野柳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也号称世界十大最美海岸之一。野柳地质公园突出于宝岛北海岸的狭长海岬,形似方舟,现代肖草《野柳.地质公园》诗云:“野柳水拍雨潇潇,墨客匆匆忙聚焦;砚池走兽姿百态,清梦远古方舟漂”给予了野柳真实的写照……

野柳地质公园的绝美风光,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况且有些美景也许稍纵即逝,我们应该珍惜与它们的每一次邂逅。由于篇幅所限,我打算有机会再发文把野柳更多奇妙的照片分享给读者!

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