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蜂窝质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兴证汽车戴畅团队周报造车新势力10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投资要点

乘联会预计10月零售同比-12%,口径差异不必对上险数悲观。近日乘联会近日发布主要车企10月第四周数据,预估10月全月日均同比下滑12%。由于统计口径原因,历史情况看乘联会周度零售数据,以及最终行业全月零售同比跟上险数零售同比数据具有差异,一般上险同比好于乘联会零售同比。若按照历史规律上险数据相比乘联会零售较好,预计上险10月同比相比9月同比降幅收窄明显。

造车新势力公布10月销量,小鹏销量再次破万,蔚来因产能调整销量略低于预期。11月初主要造车新势力公布10月销量,其中小鹏/哪吒/理想/蔚来10月销量分别为///辆,同比分别+%/+%/+%/-27%。小鹏P5车型新车上市,预计后续销量有望持续新高。蔚来10月工厂产能升级,为后续导入新车型和进一步提升产能,当前产能调整已结束,预计下个月开始交付数据将有望逐步恢复正常。

投资建议:看多21Q4乘用车板块,布局芯片供给改善和需求强度确认的两波机会。10月以来汽车板块明显跑赢上证综指,正在反应供给改善驱动(10月车厂排产机会)的一波,我们认为后续还有需求强度确认(11月初确认10月零售数据)的第二波。另外结构层面,特斯拉生产、需求、销售均超越行业,同时21Q4欧洲工厂有望形成催化,建议超配特斯拉产业链。具体而言,推荐1)自主崛起的整车龙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港股团队覆盖)、比亚迪、广汽集团;2)受益电动智能大趋势的零部件,福耀玻璃(天幕趋势、饰条反转)、中鼎股份(空气悬架趋势,传统业务反转);伯特利(IBS逐步兑现,传统业务复苏)、保隆科技(传统业务进入复苏周期,ADAS,空悬等新业务逐步兑现);3)受益特斯拉放量的银轮股份(新能源乘用车进入阿放量周期)、拓普集团(受益特斯拉以及北美电动车大周期,智能时代集成化供应趋势)、精锻科技(产能周期启动,产能释放期)。

目录

报告正文

1、本周观点

乘联会预计10月零售同比-12%,口径差异不必对上险数悲观。近日乘联会近日发布主要车企10月第四周数据,预估10月全月日均同比下滑12%。由于统计口径原因,历史情况看乘联会周度零售数据,以及最终行业全月零售同比跟上险数零售同比数据具有差异,一般上险同比好于乘联会零售同比。若按照历史规律上险数据相比乘联会零售较好,预计上险10月同比相比9月同比降幅收窄明显。

造车新势力公布10月销量,小鹏销量再次破万,蔚来因产能调整销量略低于预期。11月初主要造车新势力公布10月销量,其中小鹏/哪吒/理想/蔚来10月销量分别为///辆,同比分别+%/+%/+%/-27%。小鹏P5车型新车上市,预计后续销量有望持续新高。蔚来10月工厂产能升级,为后续导入新车型和进一步提升产能,当前产能调整已结束,预计下个月开始交付数据将有望逐步恢复正常。

投资建议:看多21Q4乘用车板块,布局芯片供给改善和需求强度确认的两波机会。10月以来汽车板块明显跑赢上证综指,正在反应供给改善驱动(10月车厂排产机会)的一波,我们认为后续还有需求强度确认(11月初确认10月零售数据)的第二波。另外结构层面,特斯拉生产、需求、销售均超越行业,同时21Q4欧洲工厂有望形成催化,建议超配特斯拉产业链。具体而言,推荐1)自主崛起的整车龙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港股团队覆盖)、比亚迪、广汽集团;2)受益电动智能大趋势的零部件,福耀玻璃(天幕趋势、饰条反转)、中鼎股份(空气悬架趋势,传统业务反转);伯特利(IBS逐步兑现,传统业务复苏)、保隆科技(传统业务进入复苏周期,ADAS,空悬等新业务逐步兑现);3)受益特斯拉放量的银轮股份(新能源乘用车进入阿放量周期)、拓普集团(受益特斯拉以及北美电动车大周期,智能时代集成化供应趋势)、精锻科技(产能周期启动,产能释放期)。

2、上周板块追溯

2.1、板块涨跌幅

11.1-11.5汽车板块跑赢上证综指。11.1-11.5上证综指下跌-1.6%,创业板指上涨0.1%,汽车板块指数上涨2.4%,跑赢上证综指。从细分子版块表现来看,乘用车上涨1.0%,货车下跌-0.8%,客车上涨2.5%,零部件上涨3.6%,汽车服务上涨1.2%。

2.2、个股涨跌幅前十

圣龙股份领涨,金鸿顺领跌。从个股周度表现看,11.1-11.5涨跌幅前十个股包括圣龙股份(+28.4%)、英搏尔(+27.5%)、松芝股份(+27.2%)、合力科技(+24.9%)、蓝黛传动(+24.7%)、一汽富维(+23.1%)、凯众股份(+22.8%)、文灿股份(+21.5%)、钧达股份(+21.4%)、威孚高科(+20.4%);涨跌幅后十个股包括金鸿顺(-19.3%)、富临精工(-18.2%)、北汽蓝谷(-13.9%)、长城汽车(-7.6%)、八菱科技(-6.6%)、渤海汽车(-6.5%)、*ST猛狮(-6.2%)、申华控股(-6.2%)、申达股份(-5.1%)、兴民智通(-3.7%)。

2.3、前期观点回顾

(一)整体行业策略与观点:

.10.Q4乘用车展望:终端需求不悲观,乐观看待销售改善

21Q3回顾:8月零售使得市场担心行业需求。21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指数()上涨18.64%,跑赢中证指数7.07%;其中第三季度上涨3.64%,跑输中证指数2.12pct。三季度汽车整体遭受多重负面冲击,马来西亚二次疫情使芯片供给恢复延缓(冲击整体行业),同时原材料,运费进一步上涨对行业盈利形成压制,9月初公布的8月零售数据(同比下滑7%)使市场新增担忧终端消费需求低迷,行业整体9月快速下滑调整。9月初公布的8月汽车数据:狭义乘用车上牌量(不含进口).6万辆,同比-7.0%,环比-2.7%;批发.2万辆,同比-12.1%,环比-0.3%。

需求详解:供给压制零售数据,终端真实需求不弱。大部分经销商反馈库存情况好转,等车周期明显加长,终端折扣明显回收。进店客户流量并未减弱,但是折扣回收以及没有现车使订单达成率以及终端交付减少。零售销量历史上季节性看5月环比增10+%,7月环比增6%-9%,8月环比增6%-13%。但年5月环比增3%,7月环比下滑2.7%,8月环比下滑2.7%,明显比季节性复苏弱,我们认为连续缺芯使得库存低于正常库存后,供给的不足在5月开始逐步压制终端的需求,使得终端需求数据被压制,对终端需求的表征能力减弱。我们统计了21年1-8月累计销量前50车型(合计销量占全市场43.1%),其中8月相比7月环比下滑5%以上(和历史正常季节性大幅背离)的有26个,这些我们认为是8月零售显著受芯片压制。保守估计如果芯片供给正常这些车型8月销量与7月一致的话,这些车型8月零售会增加7.34万辆。因此我们估算整个行业保守估计8月被抑制的销量超17万辆(7.34万辆/43%)。市场考虑其他耐用消费品同比数据较差从而质疑汽车需求的同比改善,但我们认为汽车销售的绝对值当前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真实需求同比变化好于其他耐用消费品核心原因在于汽车销售除了年的疫情调整,在-就已经先行调整。

21Q4展望:芯片供给改善和需求强度确认的两波机会。年5月、6月、7月、8月乘用车渠道库存低至1.51、1.48、1.45、1.37。我们认为Q4真实需求并不弱,供给改善后,批发销量增速会改善,同时供给端对零售的压制也会缓解,零售数据也会改善。四季度有望有供给改善驱动(10月车厂排产机会)和需求强度确认(11月初确认10月零售数据)的两波机会。供给侧依然是核心,而台积电台晶圆制造已经好转,马来西亚疫情(关系到芯片封装)也已经渡过了高峰。据意法半导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